室外防雷须知避雷器防雷保护装置介绍夏天是雷电的多发季节,如果在野外活动时,或者在旅途中遇上雷雨天气,若及时采取一些措施,就可以尽量降低被雷中的可能性。(1)在野外,特别是在旅途中,要注意收听、收看或上网查看天气预报,看云识天,判断是否会出现雷电天气。(2)雷暴发生时,应迅速躲人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内,或者很深的山洞里面。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。如果在游泳或在小艇上,应马上上岸,即便是在大的船上,也应躲到船舱里。(3)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,应远离树木、电线杆、烟囱等高耸孤立的物体。不宜在铁栅栏、金属晒衣绳、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停留。不宜进入无防雷装置的野外棚屋、岗亭等低矮建筑物。应远离输配电线、架空电话线缆等。尽量避开一些特别容易受到累积的小块区域,比如岩石断层处、较大的岩体防雷器裂缝、掩埋的管道的地面出口等等。(4)头顶电闪雷鸣时(俗称“炸雷”),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,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,尽量降低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,可蹲下,双脚并拢,手放膝上,身向前屈,临时躲避,千万不要躺在地上,如能披上雨衣,防雷效果就更好。注意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,或者牵着手靠在一起。(5)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的雨伞,不要把铁锹等农具、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。在蹲下避雷时将身上金属物摘下,放在几米距离之外,尤其要将戴的金属框眼镜拿下来。(6)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及作业,如在稻田作业,不宜进行户外球类、攀爬、骑驾等运动,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,寻找有防雷装置的地方躲避。
防雷引下线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、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。(1)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,其尺寸和防腐蚀要求与避雷网、避雷带相同。用钢绞线作引下线,其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。用有色金属导线做引下线时,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导线。(2)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,并应避免弯曲,经途径接地。(3)采用多条引下线时,为了便于接地电阻和检查引下线、接地线的连接情况,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高约1.8m处设断接卡。(4)采用多条引下线时,类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至少应有两条引下线,其间距离分别不得大于12m和18m;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周长超过25m或高度超过40m时,也应有两条引下线,其间距离不得大于25m。(5)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,地面以下0.3m至地面以上1.7m的一段引下线应加竹管、角钢或钢管保护。采用角钢或钢管保护时,应与引下线连接起来,以减小通过雷电流时的电抗。(6)引下线截面锈蚀30%以上者应予以更换。
防雷检测为何要做?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做防雷,人们对防雷的意识也越来越强,但仍然会有很多人对防雷非常。当然,主要因素可能是防雷的概率事件。他们必须花很多钱,所以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如果他们知道防雷的天津防雷检测工程重要性和必要性,也许他们心里会平静。闪电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,具有巨大的破坏力,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。它经常对建筑、电力、电子、通信、航空和航天等许多部门造成严重损害。根据国家相关研究人员的数据,雷电造成的损失占事故的31.68%,而洪水造成的损失仅占6.22%,火灾占4.88%,占7.01%,暴雨占0.78%,粗心误操作造成的事故灾难占22.67%,其他占26.76%。所以可以看出,雷电灾害排在位。因此,早在1987年,在联合国,确定的“国际减灾十年”中,雷电就被列为对人类危害灾害之一。近年来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自动化技术不断更新,人类对电气设备和仪器的依赖越来越严重。这些高精度设备普遍存在绝缘强度低、过压过流耐受能力差、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。一旦设备直接或在其附近遭受雷击,雷电过电压、过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过电源线、信号线、电缆线槽和穿线管到达设备本身,威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。如果保护不当,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,但会损坏。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生产事故,在特定空间雷击时无法保证安全运行。随着半导体集成度的不断提高,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越来越差。